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详细信息

淘汰溴化锂机组,如何确保安全、合规的回收处理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4 阅读:246次
随着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,传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因其能效偏低、维护成本高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,在许多工业和商业领域正逐步被淘汰。然而,这类设备的退役并非简单的“拆旧换新”,其内部含有腐蚀性化学物质(如溴化锂溶液)、压力容器组件及可能含油或有害物质的辅助系统,若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安全事故、环境污染甚至法律责任。因此,在淘汰溴化锂机组时,必须遵循科学、安全、合规的回收处理流程,确保人员健康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。
 
一、前期评估与规划:制定周密的处置方案
在启动任何拆除工作前,首要任务是进行全面的技术评估和风险识别。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拟淘汰的溴化锂机组进行现场勘查,明确其型号、运行年限、当前状态(是否带压、是否存液)、附属设备配置等信息。同时,查阅原始技术资料和维护记录,了解机组是否存在泄漏、腐蚀或历史故障情况。
在此基础上,制定详细的《报废机组处置方案》,内容应包括:
拆除时间表与施工流程;
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预案;
化学品分类、收集与转运计划;
设备解体方式与废弃物分类清单;
合规处置单位的选定标准与合同条款。
该方案需经企业安全部门、环保部门及管理层联合审批,并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(视地方规定而定),确保整个过程有据可依、责任明确。
 
二、化学品的安全处置:防止污染与人身伤害
溴化锂机组中最关键的危险源是其内部的溴化锂溶液。尽管该溶液本身不属于国家危废名录中的“危险废物”(通常归类为一般工业固废),但其具有强吸湿性和一定腐蚀性,若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土壤和水体,并对操作人员造成皮肤灼伤或呼吸道刺激。
1、溶液回收与中和处理
必须使用专用泵将机组内的溴化锂溶液彻底抽出,严禁采用倾倒或自然排放方式。抽出的溶液应暂存于耐腐蚀的密封容器中,并贴上清晰标签,注明成分、浓度、采集日期及危险特性。对于少量残留溶液,可用清水多次冲洗蒸发器、吸收器等腔体,并将清洗废水集中收集。
后续处理方面,建议优先联系具备资质的化工企业进行回收再利用;若无法回收,则需委托有处理能力的单位进行中和稳定化处理(如加入石灰调节pH值),最终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标准送至指定填埋场处置,严禁非法倾倒。
2、冷剂水的处理
机组内还含有作为制冷剂的纯水(冷剂水),虽无毒,但可能混入溴化锂或其他杂质。这部分液体也应单独收集,检测水质后决定去向:清洁者可回用于工业冷却系统,受污染者则需纳入废水处理流程。
 
三、压力容器与金属部件的合规拆解
溴化锂机组包含发生器、冷凝器、蒸发器、吸收器等多个承压部件,属于特种设备范畴。根据《特种设备安全法》及相关法规,这些压力容器在拆除前必须完成泄压、排空、清洗等程序,并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“报废证明”或“注销登记”文件。
拆解过程中,应严格按照机械作业规程操作,避免野蛮拆卸导致碎片飞溅或结构坍塌。所有金属构件(铜管、钢板、阀门等)应分类堆放,送往正规的金属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。特别注意含有润滑油的部件(如真空泵),其废油属于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》中的HW08类,必须交由持证单位处理。
 
四、全过程监管与档案留存
为确保合规性,整个回收处理过程应实现“可追溯管理”。建议采取以下措施:
全程录像记录关键操作节点;
建立废弃物转移联单制度,每一批次的溶液、废油、金属等均需填写五联单,由产废单位、运输单位、处置单位共同签字确认;
保留所有合同、检测报告、处置凭证至少五年以上,以备环保执法检查。
此外,鼓励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平台选择已认证的环保服务商,提升处置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。
 
综上所述,淘汰溴化锂机组不仅是设备更新的技术问题,更是关乎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。唯有坚持“预防为主、规范操作、全程可控”的原则,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与环保措施,才能真正实现从“淘汰”到“重生”的闭环管理,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企业在执行过程中,应主动对接地方政府环保政策导向,积极采用新技术、新模式,不断提升废旧设备资源化利用水平,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。
Copyright © 2025 无锡市聚祥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rd 备案号:苏ICP备17045716号 
网站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及时通知,我们会及时更换!